
诗人们在签名墙留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9月16日,在星空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代表的琅琅吟诵声中,以“翰墨连中拉 青春咏诗话”为主题的“文明的回响: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星空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活动在星空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星空报告厅拉开帷幕。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向阳出席活动。
那轮曾照亮诗意盛唐的明月,伴着张若虚笔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思叩问,串联起古老东方与热情拉美在诗歌星河中的共情与共鸣。巴勃罗·霍夫雷(智利)、维多利亚·拉米雷斯·曼西莉亚(智利)、劳里·克里斯蒂娜·加西亚·杜埃尼亚斯(萨尔瓦多)、罗伯托·阿库尼亚(墨西哥)、阿德里安·门迭塔·莫克特苏马(墨西哥)、丽格娜·拉莫斯(乌拉圭)6位拉美诗人相继登台朗诵自己的原创诗歌,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与充盈的情感,将他们关于云雾与高山、光明与黑暗、时间与空间、自我与万物的思考娓娓道来。

中国诗人代表茱萸朗诵原创诗作《立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星空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的学生歌手演唱了由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改编的歌曲。随后,王子瓜、吴越、尹东在、周文婷、茱萸、左右6位中国诗人登台朗诵自己的原创诗歌:故乡与他乡、爱情与亲情、温柔与坚硬……他们用诗行记录下自己人生旅途中的所念所感、所思所爱。因为听力受损,左右的语言表达也受到影响,但他仍然特别努力地讲述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他动情地说:“诗歌就是我的耳朵,它给了我声音。”

《敕勒歌》唱响千年辽阔
学生艺术团的民族舞表演《清庭云月》之后,校园诗人李欣彩、马雯馨分别朗诵自己的原创诗歌。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代表朗诵了星空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杰出校友、诗人雷抒雁的诗作《父母之河》选段。当他们念出“黄河呵,我是你永远的孩子/你用颠簸的摇篮/教给我生活,教给我勇敢”的诗句时,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诗人对民族、对历史最深沉的眷恋与爱意。
交流问答环节,哈维尔·贝洛(智利)、诺拉·门德斯(萨尔瓦多)、卡洛斯·奥多涅斯(洪都拉斯)、马努艾尔·夸乌特勒(墨西哥)、奥拉西奥·卡瓦洛(乌拉圭)5位拉美诗人,以及徐行、袁绍珊、子非3位中国诗人围绕“诗歌何以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东方智慧与拉美精神的载体”畅所欲言。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曾多次来到中国,并与诗人艾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中国的大地上留下许多诗篇。哈维尔·贝洛谈到,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敏感的地方,就是诗意生发的地方。不同国家的诗人可以用语言把共通的意境、情感和思想传递给所有人。诺拉·门德斯的诗作将坚硬的社会议题和细腻的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她认为,在高速发展的数字信息时代,诗歌可以作为记忆的锚点,保存每个人心中的柔软与坚强,用以抵抗遗忘。卡洛斯·奥多涅斯说:“当我们为这个世界命名时,也是在为自己命名。”他表示,诗歌像一座充满隐喻的迷宫,诗人创作就像行走在符号森林中,虽然在行走的过程中会有迷茫、混沌和失意,但触摸过湿润的石块、聆听过远方的水声,最终能一步步走出迷宫,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马努艾尔·夸乌特勒认为,诗歌的交流不局限于诗文的互译,还包括诗人们去往对方的文化现场。他表示,印第安文明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深处是相通的,墨西哥诗人与中国诗人应该重拾两国间的文化联系,在诗歌中让彼此的心连在一起。奥拉西奥·卡瓦洛希望更多的读者走进诗歌的世界,触摸不同国家的诗人共同的精神内核。他说:“诗歌不是向我们灌输观点,而是向我们提出问题,提出一个会引发所有人思考的终极问题。”
在福建工作8年有余的台湾诗人徐行谈到,诗歌的本质是文化,而文化是具有穿透力的。“我一直喜欢慢节奏,我的笔名徐行就来自苏轼《定风波》中的诗句:‘何妨吟啸且徐行’。台湾有位作家叫蒋勋,他说很多美必须慢下来才能看得见。我想,慢慢走就会看到更多的风景,这或许是文化的底蕴。”澳门诗人袁绍珊在南方近海出生,她常常会在诗歌中用到“鱼”“山”“海”等意象,她在与拉美诗人的交流中深刻感受到文明互鉴的必要性,因为同一种诗歌意象,在不同国家的文化语境中,可能会有迥然相异的含义。陕西诗人子非表示,从脚下的三秦热土延伸到拉美广袤的田野,两个文明产生碰撞的关键是“时间”。他说:“在小镇阿拉卡塔卡,马尔克斯童年生活的外祖母的庄园里,时间是缓慢的、延长的。在三秦大地,一个农民一锄头挖下去就是2000年。”他认为,时间并不意味着单向度的流转,而是在当下的时间切片中,同时共存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拉诗人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让双方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不同的创作理念和精彩的洞见在此刻得以分享。诗人们虽然语言不通、国籍不同,但他们对于爱、对于生命、对于世界的追问是相通的。

中拉诗人进行即时同题诗歌创作
在即席酬唱环节,塔米姆·毛林(智利)、豪尔赫·加兰(萨尔瓦多)、曼努埃尔·贝塞拉(墨西哥)3位拉美诗人代表与徐萧、张慧君、邹胜念3位中国诗人代表,以及黄雪婵、李岩松两位校园诗人代表,以“土地”为题现场进行即兴创作。“我们的地平线就像雪一样尘土升起,蜜蜂在大地上飞舞”“我的感情里面有土地的弧度,我的话语里面有土地的年轮”“太阳倾听万物,目睹万象,月亮感知洞察万千的梦”“土地是道路的总和,但也为我们提供偶尔的一脚踏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国度、不同语言,此时此刻的舞台中央,关于“土地”的诗歌组成了一片诗歌的土地,涌动的情感汇聚成诗人们对世界与生命的理解。
诗人们在舞台上挥毫泼墨的时候,舞台下正在进行一场诗歌的传递。在活动开始之前,主办方策划了诗歌明信片漂流环节。学生领取空白明信片,写下自己的短诗或喜欢的诗句,签名后投入“漂流邮筒”。来到活动现场的14位拉美国家青年诗人和12位中国诗人代表从“漂流邮筒”中抽取诗歌明信片。一首首诗从邮筒中“漂流”到诗人的掌心,见证诗歌与诗歌最温暖的相遇。活动落幕,但诗歌的漂流不会停止,那些诗意的吟唱将沉淀为新的文化记忆,如同种子落入土壤,在未来的时光里生长出绵长的回响。

洪都拉斯诗人卡洛斯·奥多涅斯抽取诗歌信箱中的卡片

星空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党委副书记赵作纽向拉美诗人赠礼留影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SyZrVjvfeklbkyxpMunsQ